在這方面,農行已做出了一些很好的嘗試。河北高陽縣是著名的紡織之鄉(xiāng),個體私營企業(yè)多達4000多家。2006年當地農行給縣里企業(yè)融資達2億多元,僅紡織業(yè)銷售收入就達到100多億元,而縣農行的經營業(yè)績也由年初虧損50萬元轉變成盈利2500萬元。
而在兩年前,中央醞釀出臺關于農村金融的政策性文件時,這些計劃由于當時的農行定位未清、新農村建設尚未定局而暫時擱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業(yè)內對于農行面向“三農”的提法,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
2005年10月,新農村建設正式啟動之后,農行的自我定位探索才開始加速。“農行要留在縣域農村金融領域!2006年7月,農行行長楊明生明確提出。此舉清晰地勾勒出農行在商業(yè)化道路和服務三農間協調發(fā)展的定位。
從2007年開始,農行從縣域吸收的資金,原則上全部用于支持縣域經濟發(fā)展,其中投向農業(yè)、農村的貸款不低于30%!笆晃濉逼陂g計劃累計投放4670億元。而且,“農行根據縣域經濟特點,已制訂出六套差別化金融服務方案。”農行副行長張云在銀監(jiān)會的一次座談會上透露。
根據本刊了解,為實施好這些方案,對于中西部地區(qū)不能實現資金自給自足的農行機構,農行將研究探索在農村地區(qū)設立專營貸款業(yè)務的機構,由總行通過內部資金調動,和財務轉移支付等方式維持支農業(yè)務的運轉。
悄然進行的股改準備
事實上,在對市場進行自我定位的同時,農行已經悄然地開始進行股改準備了。盡管1月23日,農行才首次就改制方案表態(tài);在近日舉行的一次黨委會議上,農行黨委書記、行長楊明生指出,股改是當前農行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2006年以來,農行已經相繼啟動了外部審計、人力資源綜合改革、新會計準則轉換、固定資產清理確權四項重點工作。農行1月23日表示,作為股改的基礎性準備,這些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展開。
中國農業(yè)銀行副行長唐建邦此前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農行自2005年開始定調為縣域金融服務后,農行股改工作就一直遵循著“整體改制,擇機上市”的農行內部思路,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改革。
2006年9月下旬,農行成立了“農業(yè)銀行股份制改革辦公室”,并實現了集中辦公,副行長張云出任主任。股改辦下設四個工作小組,即綜合組、方案論證組、風險管理組、內部改革推進組。
10月30日,農行啟動總行和江蘇、山西、寧波3家分行先行的人力資源改革,以加快推動股改進程。此前的2004年,農行在廣東分行、溫州分行、總行國際業(yè)務部推出了人力資源改革試點。
據報道,農行最新一輪的人員下崗分流工作在不久前已經完畢。農行公開發(fā)布的資料顯示,自2000年到2006年5月,農行已撤并網點2.25萬個、裁員16.9萬人!氨据喯聧彿至髦饕扇」膭顑韧、買斷工齡和末位淘汰三種形式。”
為了在股改前摸清家底,為注資和財務重組確定基本數據,2006年8月14日,農行已經聘請德勤為外部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本刊了解到,對農行的外部審計可能將在今年5月完成。屆時將產生兩份可供決策參考的農行財務報告。
2007年1月8日,農行派出37個評價組共計500多名審計人員,對37個一級分行進行評價。作為股改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內部評價被農行行長楊明生視為全面進入股份制改造工作的啟動階段。
金融工作會議后,國家審計署也已進駐農行,開始進行關于股改的審計工作。目前農行股改依然沒有清晰時間表。因此,審計工作對確定農行股改時間表具有重要意義。“屆時,農行股改最終的財務重組成本也將明確。”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而作為股改重要的基礎工作,農行于近期重點開展了固定資產的清理確權工作,目前,已完成100多萬項固定資產實物和賬務的雙向核對!霸诖蠓较虼_定后,財務重組將是農行改革的下一步工作方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