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去年大規(guī)模拿地時也許不曾想到,巨量土地儲備今年已經成為房地產企業(yè)資金周轉環(huán)節(jié)上最大的風險因素。有業(yè)內人士統計,由于土地大量囤積恰逢資金面緊縮,今年房地產行業(yè)總資金缺口高達1萬億元以上。
資金缺口過萬億
北京聯達四方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楊少鋒給中國地產企業(yè)算了一筆賬。
2007年全國囤積土地的面積超過10億平方米,根據國土資源部的要求,這些囤積土地必須兩年內完成開發(fā),即便是這些項目都以分期開發(fā)的名義規(guī)避風險,需求資金也是巨大的。
從開發(fā)量上來看,2008年全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將超過2007年至少兩成。央行2007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數據顯示,2007年房地產開發(fā)投資2.5萬億元,初步估計,今年需要投入資金將至少達到3.2萬億元。
截至2007年末,全國房地產開發(fā)貸款余額為1.8萬億元,比年初增加3613億元,增長25.7%。2008年受到銀根緊縮政策的影響,預計新增商業(yè)性房地產貸款將在2007年額度上進一步縮減,縮減至少2000億元。從公布數據上看,2007年前10個月,房企從股市融資額為1700億元。
綜合來看,由于開發(fā)慣性和囤積的土地入市,房地產總投資比2007年至少增長7000億元;受銀根緊縮影響,銀行貸款預計將減少2000億元左右;此外,2007年10月以后,房企股市融資難度倍數增加,加上2008年股市低迷,股市融資全年至少減少1000億元。此外,2007年全年全國土地出讓金收入約1.2萬億,考慮到2007年拍賣的土地余下的大量的土地出讓金需要在2008年交齊,這部分資金需求雖然沒有公開數據,但至少也是數千億的需要。因此,如果沒有其他主要融資渠道的話,2008年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yè),資金缺口至少達到1萬億元。
囤地引發(fā)危機
土地囤積給開發(fā)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務緊張局面。
一線地產商方面,萬科、招商、金地、保利四大上市開發(fā)商,反映資金狀況的各項指標均不容樂觀。2007年四公司的每股經營性現金流均為負值,且均為各公司5年來的最低值。萬科的每股經營性現金流為-1.52,招商地產為-4.74,金地集團為-7.52,保利為-7.65。
安邦咨詢公司分析師張巍柏指出,如果仔細挖掘這些上市地產公司的實際情況,甚至完全可以認為,這些上市公司所謂的賬面利潤,其中大部分可說是藏在了它們巨大的土地儲備之中。而這些土地儲備到目前為止,尚無法變現,并且還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
規(guī)模較小的二線地產公司同樣面臨巨大資金瓶頸。年報顯示,二線地產商2007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情況顯示,平均現金流為-1.8億元。而其中外高橋、世貿股份、萬業(yè)企業(yè)、ST廣廈、棲霞建設、福星股份等的土地儲備都遠遠超過了100萬平方米。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一項,大多企業(yè)的數值為負或者籌措的資金還沒有過億元大關。其中棲霞建設去年一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分別為-7.3億,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僅6億左右,尚存1億多的缺口。而賬面余款最少的房企為上海新梅,僅1500萬左右。而上海一家地產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由于公司去年并沒有新增土地儲備,現有項目后期開發(fā)依靠前期銷售回款綽綽有余。(劉秀浩)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