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海外媒體注意到,通過網絡,中國公眾的參政意識和公民意識正在逐步提高,2009年將是中國的“網民問政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楊眉發(fā)自北京 “溫總理來啦!”2月28日下午,從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的工作室內傳出這樣一聲歡呼。隨后,工作人員小張跟著人群擠到門口,卻踮起腳都看不到溫總理的面孔。身前的同事回頭沖她一樂:“沒辦法,總理就是這么受歡迎。”
這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第一次來到公共網絡平臺,與網民“零距離”互動。這個“第一次”令海內外媒體同樣感到興奮,它們粗略統(tǒng)計了一下,溫家寶的網聊吸引了全球網友近30萬個提問,法新社指出,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網絡用戶最多的國家。
“他一口水也沒喝”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網絡上活躍著的“什錦八寶飯”就頻頻成為外媒筆下的關鍵詞:“他們自詡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粉絲團’,用親昵的稱呼表達對胡錦濤、溫家寶親民、務實的執(zhí)政風格的贊同!
這種風格貫穿在中國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中。有細心的網友發(fā)現,由于提問網民眾多,溫家寶從下午3時開始就一刻不停地回答問題,盡管水杯近在手邊,“他卻一口水也沒喝”。
《澳門日報》也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在整版報道此次在線交流內容的同時,報紙鏈接了網民在對話中對溫家寶的關心和提醒:“溫家寶首次網聊強調‘真心談話’的過程中,不時有人透過網絡對這位總理說,‘請總理喝水’、‘您辛苦了,別累倒了’!
埃菲社的文章對溫家寶強調中國公民“有權批評政府”的主張表示稱贊。文章還強調“中國總理在中國民眾中有很高的威望”。
而法新社也在密切留意溫家寶帶來的這股中國網絡熱潮。法新社的記者發(fā)現,中國網民參與提問溫家寶的熱情高漲,“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譬如溫家寶遭遇的扔鞋抗議和官員腐敗等。一些人還問到了溫家寶的收入、睡眠時間以及酒量!
網友“流浪的貓 ”說:“看到這么多網友和總理交談,我很感動,總理是大家的好總理,?偫砥桨步】怠。網友“一往情深”則點評道:“總理上網,與網情深,好評如潮,開創(chuàng)新風。今天對于互聯網,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路透社記者觀看在線提問的視頻直播后指出,“溫家寶以作風平易近人和講話溫文爾雅而聞名”。而香港鳳凰網用“妙語連珠”評價了溫家寶的智慧。
金融危機成關注焦點
“帖子山呼海嘯般地涌來,眼睛都跟不過來。”新華網在線論壇的網絡編輯劉小軍向《國際先驅導報》感嘆。媒體普遍發(fā)現,這是今年“兩會”前中國領導人與網民的一次“親密接觸”,所以就民生、經濟、外交等話題向溫家寶提問的網民源源不絕。
如果說去年6月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民互動讓外媒感到“非常意外”的話,今年大家則把關注的重點從形式轉向內容,更傾向于中國總理對金融危機等經濟問題的政策解讀上。
路透社導語中的一句話引來了眾多關切的目光:“中國總理認為,這場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現在還在蔓延,尚未見底!迸聿┥缫昧藴丶覍毨e的關于信貸投資、零售額、發(fā)電量和消費增長的數據,稱中國政府未來三年將在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投入8500億人民幣,同時加大對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支持力度。彭博社還援引他的話說“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應對這場危機的長期性和艱巨性……隨時準備出手更堅決有力的措施,減少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危害”。
新加坡《聯合早報》特別報道了溫家寶的“信心論”:“在這場危機面前,沒有別的辦法,一定要提振信心,沉著應對!
香港《文匯報》捕捉到了“中國經濟轉好”的訊息,文章寫道:溫家寶表示,中國政府危機下及時部署實施了應對的“一攬子計劃”,目前已從四個方面初見成效。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經濟開始有向好的方面發(fā)展的趨勢。
“我今年找工作覺得很艱難!本W友“魚兒游”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但是總理囑咐我們不要著急,多關注基層需要,我覺得自己再加加油,還是能找到滿意的工作的!
外媒關注“網民問政”
溫家寶和網友的對話一直進行了2個小時。其間,他透露了自己母親的身體狀況,說母親前幾天患了腦栓塞,雙眼幾近失明。這些話令無數網友為之動容。
截至2月28日晚上8時,溫家寶結束問答3個小時后,劉小軍還在加班,此刻論壇已經被十多萬個帖子所“淹沒”。
對此,俄新社駐北京分社社長斯坦尼斯拉夫·克浪斯感慨,過去30年中國對世界開放了,可以預見,今后的中國將變得更開放。
還有不少外媒觀察到,今年中國“兩會”前夕,網上議政之聲已是“風起云涌”,眾多論壇推出了“總理,請聽我說”“我有問題問外長”“向部委建言”等專題,參與者從大學生到農民工不等。除了網民踴躍建言外,不少政府官員也看中了互聯網這個平臺,“比如,廣東省政府誠邀網民‘灌水’、‘拍磚’。今年是中國的網民問政年!
劉小軍認為,網絡問政的興起,說明公眾的參政意識和公民意識都在逐步提高。他的同事祝進表示,自己很看好網民問政的趨勢!拔矣X得這會長期持續(xù)下去,隨著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官民通過網絡交流!
《大公報》評價道,溫家寶首次與網民聊天,再次將“網絡民主”這一民主表達新形式,置于媒體和社會大眾的聚光燈下。
香港《文匯報》引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的話分析道,溫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進一步體現出在當前復雜形勢下,中國政府在把握社情民意、均衡各方力量上做出的巨大努力。文章說,網絡民意反映的是直接的原生態(tài)民意,對于政府官員在決策、管理和自身形象上都是一種挑戰(zhàn),在一定程度上將繼續(xù)改變中國的政治生態(tài)。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