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8日),來中國參加第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的奧地利代表隊帶來好消息:該國首都維也納學習中文的學生越來越多,其中,一所中文學校的學生人數(shù)在短短10年時間里增長了30倍。
奧地利代表隊3名選手全部是華人的后裔,普通話都說得相當流利。原來,選手們的媽媽都是從國內(nèi)移民到奧地利的!俺藡寢尳桃稽c外,我的中文基本是在中文學校學的!庇捎趮寢屖潜本┤耍17歲維也納男孩蘇文的普通話還帶一點“京腔”。他說,作為華裔,能學會中文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奧籍華人梅溱擔任了奧地利隊領(lǐng)隊,10多年前,梅溱就職于維也納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工作并在當?shù)囟ň。蘇文所說的中文學校,就是梅溱等旅奧華人在10年前在維也納創(chuàng)辦的。10年前梅溱發(fā)現(xiàn),當?shù)氐娜A人越來越多,但是可供華人交流和學習本國語言、文化的機會很少。于是,她與當?shù)匾恍┤A人一起倡議,共同捐資發(fā)起成立了一所中文學校。
據(jù)梅溱介紹,學校成立之初,只有一個班,20名學生。學校在周末時間開放,教學生們認漢字、學說普通話。同時,還教書法、繪畫、舞蹈等,梅溱和其他發(fā)起人利用周末為學生提供教學,“不收取學生們一分錢”。
老師們的精誠服務和教學效果受到當?shù)厝A人的歡迎,他們越來越多地將孩子送去學習。現(xiàn)在,梅溱所在的中文學校已經(jīng)擁有學生600多人,班級規(guī)模也逐年增長到現(xiàn)在的30個班,增長的幅度達30倍,成為維也納當?shù)匾?guī)模最大的一所中文學校!拔覀儙讉發(fā)起人再也無力自己擔負起教育教學任務,現(xiàn)在聘請了20多個當?shù)厝A人做教師!泵蜂谡f,現(xiàn)在,到中文學校學習的奧地利學生占了一半的比例,但不論華人子弟還是奧地利學生,都要繳納一定數(shù)額的學費了。
“學習漢語是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一步!泵蜂谡f,現(xiàn)在,這所中文學校不僅僅從事單純的漢語、書法、繪畫等教育教學,而且每學期都要舉行漢語文藝晚會和學生運動會,讓漢語愛好者的交流平臺變得越來越廣,讓漢語成為當?shù)厝撕腿A人溝通的橋梁。(郭小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