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事還是不要搬到網上去說了。 幸好我只看帖不回帖。
“大家評評理,是我錯還是婆婆錯? ”“這么極品的丈母娘,這婚不結也罷! ”……清官難斷家務事,于是一些白領將家務事發(fā)帖上網,讓眾多網友“評評理”。然而近來市民徐先生遇到一件堵心事:原本想把家庭糾紛拿到網上一吐為快,誰知網友中竟有熟人一步步曝出自己的信息,這個發(fā)牢騷的帖子也被妻子看到,原本徐先生心中的“小九九”真成了家庭矛盾。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不少白領表示平時不便將家務事說給朋友聽,網絡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傾訴平臺。不過利用這個平臺,稍有不慎反而容易激化矛盾。
網上發(fā)泄不滿反釀家庭矛盾
“我原本只是心里有氣,現(xiàn)在反而弄成家庭矛盾,我成了罪魁禍首。 ”今年2月,市民徐先生因工作不順,春節(jié)期間被丈母娘嘲諷了幾句,心中十分不滿又無處發(fā)泄,于是將這些事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發(fā)到網上。
一個多月后,徐先生的朋友突然問:“網上那個人到底是不是你。坑腥苏f是你!毙煜壬@才想起自己曾發(fā)過這樣的帖子,點擊一看才發(fā)現(xiàn)已有不少人回復,其中更有網友稱:“你說的情況跟我們公司一人很像啊,你不會就是某公司的吧! ”
工作單位已被擺上網絡,徐先生慌了,立即刪了自己的帖子,可這一“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舉動立即引起了一些熟人的注意,消息甚至傳到妻子耳中,兩人為此大吵一架,彼此有了心結。對此徐先生也是懊惱不已:“我沒想到網絡的力量這么大。 ”
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網上此類自曝家丑的帖子很多,其中尤以青年人與另一半父母矛盾居多,也有老人上網曝女婿、媳婦不好,甚至有人將是否離婚這樣的問題拿到網上請網友“斷案”。
記者發(fā)現(xiàn),此類帖子點擊率頗高,網友“heroro”說:“這種現(xiàn)實矛盾比電視劇還精彩! ”除一些網友評價、判斷帖子所提及人物的行為對錯外,不少網友更重調侃,也有少數(shù)網友進行辱罵。
網友自曝家丑大多為“解氣”
“家丑不可外揚,我不可能跟身邊人說家里矛盾,網絡反正是虛擬的,我上去曝曝家丑也無妨!笔忻耜懪康膽B(tài)度代表了大多數(shù)白領的態(tài)度。不少白領表示,選擇上網自曝家丑,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代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借此發(fā)泄情緒,用語難免偏激。
此外,也有少數(shù)“理智派”上網發(fā)帖講述 “家務事”是為了征求網友意見。有網友發(fā)帖稱,自己希望請月嫂帶孩子,而婆婆堅持自己帶,為此產生了不少摩擦,她是“誠心上網征求大家意見”,并希望借此做出最好的選擇。
總結“家務公開”三大守則
網上“曝家丑”,真能有助于解決家庭矛盾?不少網友認為,這樣的做法可能導致矛盾升級。市民陶先生過去曾因買房問題和女友起爭執(zhí),在網友一片“噓聲”中,陶先生與女友分手,可事后陶先生又后悔不已:“現(xiàn)在網上畢竟看熱鬧的人多,起哄的人多了容易腦子發(fā)熱,反而處理不好矛盾。 ”
最讓人擔心的問題莫過于徐先生的遭遇,原本的網上“牢騷”蔓延成網下的現(xiàn)實矛盾,反而無法收拾。因此不少此類帖子一開始就會注明 “拒絕人肉”。
對此,一些網友總結“家務公開”的幾大守則:一是盡量不要在自己生活圈的網上發(fā)貼,例如業(yè)主論壇、公司BBS、校友錄等,這樣容易被“鎖定”;二是涉及具體細節(jié)不要太詳細;三是最好將矛盾雙方理由都陳述清楚,以便讓網友“判斷”而不是“謾罵”。(晚報記者 范獻豐 報道)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