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ftp/2007/12/2007-12-13/U31P4T47D7993F967DT20071213101145.gif)
盡管全身只有三個指頭可以活動,但史蒂芬·霍金臉上始終洋溢著樂觀的微笑。這位當代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談到自身成功時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所生活的環(huán)境對身患殘疾的人沒有精神和物質的壓力”。
的確,對于一個21歲時就被醫(yī)生認為“只能再活兩年”的人來說,霍金并沒有被社會拋棄,他不但完成了博士論文,還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此后,劍橋大學不但給了他研究獎學金,而且為了他的輪椅行走便利,還專門修了一段斜坡。
正是社會的關懷與照顧,消除了外部環(huán)境給予霍金的生活壓力,增添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氣,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礎。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辈恢故腔艚,作為社會的人,任何個體權利的實現(xiàn)和能力的發(fā)揮都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條件的補償。比如,獲取知識,需要書籍;上下行走,需要道路。只不過,對于前者,健全人需要的是常規(guī)印刷文字,而盲人則需要專門的盲文;對于后者,健全人需要的是臺階,而肢體殘疾人則需要輪椅坡道而已。
這種社會補償,對于6.5億殘疾人來說,尤為重要。事實上,作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殘疾人同樣是人類文明、歷史的重要創(chuàng)造者:身受宮刑的司馬遷寫下了史家之絕唱,盲人荷馬留下了曠世史詩,雙耳失聰?shù)呢惗喾易V寫了雄壯的生命旋律,“小兒麻痹癥”患者羅斯福成了偉大的總統(tǒng)。肌體的殘疾,絲毫也沒有影響殘疾人心靈的健康,精神的健全,潛能的發(fā)揮。
對殘疾人的態(tài)度,標示著一個社會的文明和良知。殘疾是人類發(fā)展進程中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一種社會代價。沒有交通事故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完整的交通法規(guī);沒有工傷造成的殘疾,就沒有勞動安全條例;沒有出生缺陷,就沒有優(yōu)生優(yōu)育……可以說,正是一部分人的殘疾,換來了更多人的軀體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換來了秩序、科學,換來了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
殘疾人身體上的缺陷,不過是人類存在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的一種表現(xiàn)。為殘疾人提供各種補償條件,使殘疾人無妨礙地接受教育,參加生產(chǎn)勞動,參與社會生活,平等享有公民權利,是政府及社會的責任,也是人權普遍化原則的重要體現(xiàn)。而體育是殘疾人參與社會的重要途徑。從1960年羅馬第一屆世界殘疾人運動會,到2008年北京第十三屆殘奧會,殘奧會已經(jīng)成為一個展現(xiàn)殘疾人超越自我、成就自我的平臺,一個承載殘疾人夢想的平臺,一個倡導“殘疾人與健全人同屬一個世界”理念的平臺。
可以預想,北京殘奧會將給我們留下巨大的精神遺產(chǎn),也將給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我們期待,北京殘奧會在展示人體潛能、體現(xiàn)人類愛心的同時,能促使“平等、參與、共享”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讓殘疾人的權利進一步得到落實,使每個殘疾人的臉上都能充滿樂觀的微笑。(范正偉)
![]()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