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生雙翼,形似獅虎,線條優(yōu)美,富有動感。如今,這只極具漢風神韻的“戴翼靈獸”——東漢石辟邪, 作為洛陽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傲立展廳,在無聲傳遞著中國石刻藝術之美的同時,也把謎一樣的身世留給了后人。
1992年12月,在河南孟津老城油坊街村西約500米,西北距漢光武帝原陵約1公里處,正在這里修筑水渠的村民,挖至距地表約5米深處時,碰到了一個硬物,怎么也挖不動了。當?shù)匚奈锊块T聞訊,馬上封鎖了現(xiàn)場,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發(fā)掘。
身生雙翼,形似獅虎,線條優(yōu)美,富有動感。如今,這只極具漢風神韻的“戴翼靈獸”——東漢石辟邪, 作為洛陽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傲立展廳,在無聲傳遞著中國石刻藝術之美的同時,也把謎一樣的身世留給了后人。
1992年12月,在河南孟津老城油坊街村西約500米,西北距漢光武帝原陵約1公里處,正在這里修筑水渠的村民,挖至距地表約5米深處時,碰到了一個硬物,怎么也挖不動了。當?shù)匚奈锊块T聞訊,馬上封鎖了現(xiàn)場,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發(fā)掘。
同期聲:“東漢石辟邪”的修復者 蘇。
當時這挖出來這些東西呢,不止是石辟邪這一件,還有石闕的構(gòu)件,另外還有一些這個石獸的斷片。把這些碎片都對起來,最后成型了,比較完整的成為一個石辟邪。
同期聲:洛陽博物館副館長高西。哼@件東漢石辟邪出土以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氣勢宏大,在同類的辟邪造型里邊,可以說它是最精美的,這是一點,在一個石辟邪有獨特的地方,它生出了雙翼,這在石獸里邊東漢以前是沒有見過的,而這種風格的特點,在西域同時期的石獸上面比較流行,所以它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種見證。這在其他國內(nèi)的發(fā)現(xiàn)中極其少見的。所以這個石辟邪作為一個國寶是當之無愧的。
這是用一塊完整青石雕刻而成的雄性石獸,它高1.9米,通長2.9米,重約8噸,作昂首奔走的姿態(tài),怒目豎眉,兩耳斜立,張嘴伸舌,步履矯健。這件石獸與人們常見的石羊、石象、石馬、石獅都不同。它身生雙翼,像獅子又像虎豹,它到底是什么動物呢?專家們經(jīng)過研究認為,它就是傳說中的辟邪。
同期聲:“東漢石辟邪”的修復者 蘇健:
從這個古文獻記載上來看啊,“聚窟洲有天祿、辟邪!彼侨藗,是利用它作為這個辟邪用,作為陵墓前的一個標識。就是墓主人,使他能安息,不受妖魔的干擾
不難看出,這件石辟邪是古代匠師們以豐富的遐想,創(chuàng)造出來的祥瑞之獸。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石辟邪左前爪抓一個小石獸,并非意欲吞噬,而是在游戲玩耍,這一富有人情味的動作,不僅表現(xiàn)了雕刻巨匠的奇巧構(gòu)思,也使作品更有魅力。
同期聲:“東漢石辟邪”的修復者 蘇。簭倪@個雕刻的刀法上來講啊,它是有這個圓雕,有方刀法,有圓刀法,有平雕,有透雕。另外它這個雕刻藝術上,它運用了點、線、面、體自然結(jié)合,所以形成了這樣一個威猛非常,氣勢很大的這個石獸。
面對這樣精美的石刻藝術,我們不禁想問這尊千年神獸是在為誰守望呢?石辟邪出土位置在漢光武帝原陵東南約1000米,多數(shù)專家認為這件石辟邪應該是東漢光武帝的陵前神獸。但至今神獸的身份一直無人破解。
同期聲:“東漢石辟邪”的修復者 蘇。汗馕涞蹌⑿氵@個原陵啊,按道理說,他這個墓前,應該有神道石刻,可是后來地面上已經(jīng)看不到了。地面上已經(jīng)看不到了,可是這件石獸出土的地點,正是光武帝原陵的東南方向,根據(jù)他的體量根據(jù)它的位置,咱推測應該是,光武帝原陵神道前的石刻。
盡管身份存疑,但絲毫不影響這只代表了中國漢代石刻藝術最高成就的石辟邪的吸引力。近年來,不少國家紛紛有意邀請石辟邪出國訪問,但大多因不好運輸而作罷。最后僅有美國費盡周折花巨資用專機將它運到紐約參展。
同期聲:洛陽博物館副館長高西省:
2004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運作這個“走向盛唐”這個展覽,一共花了七八年的時間。因為它體型太大,他用現(xiàn)代化的吊車,吊裝東西根本不管用。當然,后來呢,就是采取了,當?shù)厥车倪@個土辦法。又請了專機,花了20萬美元,專機運送到美國,而且在當時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最顯要的位置(展出),影響特別大。
到目前為止,洛陽出土的漢代大型石辟邪共有五件,洛陽博物館珍藏的這件石辟邪是中原地區(qū)體型最大的、雕刻最精美、氣韻最為生動的一件,堪稱同類石刻中的經(jīng)典代表。其充滿自信豪邁的姿態(tài),令人在感受它陽剛之美的同時,更深深品味到了中國漢代石刻藝術的博大沉雄。(記者 朱曉娟 李世偉 趙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