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風、房梁、墻壁,處處都是形態(tài)各異的臉譜面具。11月16日,在山西平遙古城南大街一家名叫萃譜園的小店二層,記者見到了不少臉譜作品。這位“80后”的年輕藝人肖旭制作臉譜面具作品已經(jīng)有11年了,傳統(tǒng)的臉譜面具在他的手里不斷創(chuàng)新,既有國際風情,又不失民俗特色。
【解說】肖旭從小酷愛國畫,尤其擅長繪畫、創(chuàng)作面具。山西豐富多彩的戲劇文化從小便影響了他,使他最終與面具結(jié)緣。
屏風、房梁、墻壁,處處都是形態(tài)各異的臉譜面具。11月16日,在山西平遙古城南大街一家名叫萃譜園的小店二層,記者見到了不少臉譜作品。這位“80后”的年輕藝人肖旭制作臉譜面具作品已經(jīng)有11年了,傳統(tǒng)的臉譜面具在他的手里不斷創(chuàng)新,既有國際風情,又不失民俗特色。
【解說】肖旭從小酷愛國畫,尤其擅長繪畫、創(chuàng)作面具。山西豐富多彩的戲劇文化從小便影響了他,使他最終與面具結(jié)緣。
【采訪】山西臉譜面具藝人肖旭:在我們小時候除了看電影和電視劇以外,還有一個就是會有很多廟會,廟會上會有很多戲劇表演,我第一次接觸廟會應該是在很小的時候,當看到舞臺上那些精美的服裝和夸張的臉譜時,就被吸引住了,我覺得能在小小的臉上變化這么多的圖案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慢慢接觸臉譜,至今為止我已經(jīng)和臉譜接觸11年了。
【解說】生于平遙古城,肖旭自小便對晉商文化有很深的感情,這個晉商面具也是他比較鐘愛的一個作品。
【采訪】山西臉譜面具藝人肖旭:我在2007年的時候就做了這樣一個作品,用面具表達晉商先輩們所創(chuàng)作的文化的財富,所以我就在這個面具上濃縮了晉商所有的元素和符號,包括它的瓜皮帽,銅錢,還有元寶,還有走西口的場景,表達我們晉商曾經(jīng)也是縱橫歐亞九千里,馳騁商場五百年這樣一個過程。
【解說】肖旭說,平遙古城里做臉譜的藝人本來有不少,但慢慢做下來,現(xiàn)在只有兩個人還在做臉譜了。
【采訪】山西臉譜面具藝人肖旭:原來做臉譜的人大概有六七個,我們是在同一個地方學習的,后來因為各種原因都不做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一個冷門藝術,很多人不認識它,或者很多人覺得臉譜是一個難以登上大雅之堂的藝術。
【解說】雖然做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肖旭說他還是會堅持下來,并把臉譜藝術發(fā)揚光大。
【采訪】山西臉譜面具藝人肖旭:我覺得我可能一輩子就做這個事情,就是我要做臉譜面具。比如我要建一個自己的臉譜博物館,我要做地方臉譜的一個搜集整理出版的工作,以及把臉譜做大,這些都是我終生的目標。
【解說】一些來平遙古城旅游的游客被肖旭的面具作品吸引。
【采訪】湖南游客王小輝:從藝術的角度來說,藝術注重唯一性,要有個性,我在樓下看的成品,成品基本上都差不多,做工很精細,但是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必須要有個性,他拿了資料給我看以后我看了以后這些東西挺有個性,所以上了樓來看他自己的作品都很有意思。
記者 屈麗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