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国产变态一区二区_国产激情精品在线观看_一二三四免费视频观看_丝袜美足论坛_国产真实乱在线视频更新_黄色a级毛片免费_少妇裸体淫交免费看片_少妇乳头视频看看
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中宣部介紹新時代檢察機關(guān)法律監(jiān)督工作進展與成效

中共中央宣傳部于7月18日上午10時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檢察長、一級大檢察官童建明介紹新時代檢察機關(guān)法律監(jiān)督工作的進展與成效,并答記者問。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7 16:00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7月18日上午10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介绍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并答记者问。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19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我们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6场。我们邀请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先生,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先生,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童检察长介绍情况。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22
    最高人民检察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一级大检察官 童建明: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中宣部“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党的检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依法能动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检察机关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使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13年至今年6月,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858万人,起诉1490万人。扎实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起诉涉黑涉恶犯罪23万人、“保护伞”2987人。经过持续努力,党领导人民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2013年至2021年,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0.8万人降至5.9万人。针对重罪持续下降、轻罪占比逐年上升这样一个刑事犯罪结构的明显变化,坚决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案件不捕率、不诉率从2013年的17.9%和4.9%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9.2%和23.5%,检察机关起诉到法院前的诉前羁押率从2013年的61.1%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2.7%,司法文明和进步充分彰显。立足检察职能,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大经济领域犯罪惩治力度,2013年至今年6月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03万人。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检察一体履职、综合保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2021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万人,比2013年增长59.3%。设立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助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探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对涉企案件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的同时,督促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做实既“厚爱”又“严管”,防止“办了案子,垮了厂子”,一批涉案企业脱胎换骨,走上依法合规经营轨道。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纾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我们努力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每一起案件都当成“天大的事”来办,用心用情做好“守心”的工作。2019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检承诺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到今年6月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316万件,已对近95%的信访回复了办理情况。深入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2018年至今年6月起诉25.6万人。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建立的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
    三是积极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根据检察职能调整,2018年对内设机构作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构建了四大检察工作格局。几年来,我们努力做优刑事检察。推行“捕诉一体”监督办案机制,提高办案质效;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等问题,创新建立巡回检察制度,更有力维护“大墙内”的公平正义。努力做强民事检察。注重精准监督,依法办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2013年至今年6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民事裁判提出抗诉4.1万件。努力做实行政检察。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762件。结合办理行政申诉案件,深入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已化解行政争议2.1万件,其中争议10年以上的1258件。努力做好公益诉讼检察。抓住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领域损害公益突出问题,加大办案力度,2021年立案16.9万件,是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后第一年,也就是2018年的1.5倍。坚持双赢多赢共赢,98%的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诉前得到有效整改,公益司法保护“中国方案”不断完善。
    四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持续巩固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举措。坚持以科学管理促司法责任落实,针对不少案件程序一再反复、增加群众诉累,建立“案-件比”质效评价指标,督促检察官从办案第一环节就求极致。2020年至2021年共压减86.4万个空转程序。“案-件比”指标体系也被形象地比喻为衡量司法办案质效的“绿色GDP”。
    五是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检察工作长远发展根基。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检察队伍教育整顿,深化政治与业务融合培训,改进检察人员考核机制,促进一体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司法环境,我们抓住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这个“小切口”,像拧螺丝钉一样逐步拧紧,努力做好防治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大文章”。
    新的征程上,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党中央《意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能力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情况。下面,我愿意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23
    陈文俊:
    谢谢。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之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23
    中宏网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2021年6月,中共中央也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请问,一年来检察机关是如何贯彻落实该项《意见》的?在推动新时代法治监督管理方面、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的具体成效和举措是什么?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24
    童建明: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在去年建党百年前夕,党中央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对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理解,《意见》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开篇指出“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职能定位和职责使命。《意见》对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硬检察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组织保障提出19条具体要求,明确了检察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最高检和全国检察机关始终把学习贯彻《意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点从五个方面狠抓落实。一是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推动落实。各级检察机关主动向党委、政法委请示报告,推动将《意见》贯彻落实纳入本地党委工作大局。到目前为止,已有30个省级党委出台实施意见,为检察履职提供了强有力领导和支持。二是细化实化落实举措。制定54项分工任务、222项具体工作举措,最高检党组每两个月专题研究解决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三是携手其他政法单位共同解决法律监督难题。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出台指导意见,共同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现侦查监督关口前移。会同人民法院建立民事执行与法律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四是聚焦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最高检把今年确定为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融政治、业务、队伍建设为一体,进一步把法律监督工作重心放到提质量、增效率、强效果上来。五是夯实基层基础。以脱贫攻坚的精神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去年在全国确定129个相对薄弱的基层检察院,定点帮扶、“靶向治疗”,已有82个检察院由弱变强、面貌焕然一新。
    贯彻落实《意见》是一项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把《意见》各项部署要求更深融入具体检察工作,更好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4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新时代,平安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发展,人民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也更高。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是如何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根本要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在满足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更高需求方面,检察机关又作出了哪些努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40
    童建明: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我们第四检察厅的张晓津厅长来回答,他长期在刑事检察一厅工作,前不久调到了第四检察厅担任厅长。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41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 张晓津: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高政治责任、更重履职要求,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一方面,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制度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和社会安定的犯罪。统筹多措并举,防范和化解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和隐患。另一方面,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的对立面,促进社会的内生稳定。
    平安建设离不开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机制建设。2021年11月,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各级检察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大力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设,截至目前已基本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通过一体推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今年上半年,检察机关监督立案率87.1%,监督撤案率95.9%,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采纳率97.3%,检警协作配合更加紧密,办案质效有效提升。
    “一个案件胜过一打文件”。我们围绕平安建设给检察机关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重视发挥案例的办案指导、引领作用。2019年至2021年,最高检发布刑事检察类指导性案例11批44件,比前一个三年分别增加了120%和183%,发布典型案例81批490件。
    关于第二个问题,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更高需求就是检察工作努力的方向。检察机关以求极致的精神履行好检察职责,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办理了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海南黄鸿发案等数百起重大复杂涉黑涉恶案件,有效震慑黑恶势力犯罪。斗争进入常态化后,稳步推进。
    二是坚持依法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残害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犯罪,以及其他主观恶性大、情节恶劣的犯罪,从严追诉、从重打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是依法从严惩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犯罪。2019年至2021年总共起诉了20.6万余人,形成有力震慑。同时,引导督促涉案人员主动退赔退赃,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挽回损失。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41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请问,检察机关在抓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保障检察权正确行使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42
    童建明:
    这个问题请我们研究室高景峰主任来回答。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43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 高景峰:
    谢谢你的提问。司法责任制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检持续巩固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改革举措,并积极推动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成果上升为立法。相关的一些成熟做法已经上升为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的实施,建立了检察官的遴选、退出、考评、追责、惩戒等一系列制度,基本上形成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配套体系。各级检察院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机制,推动新的司法办案机制顺利进行,各项检察业务呈现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检察官队伍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实施检察官员额制,常态化开展检察官遴选。截至今年6月份,全国检察机关共有员额检察官6.9万余名,同时落实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机制。2018年以来,因为办案压力、考核压力和个人原因等,主动退出员额的1300余人。因为考核不合格而退出员额的440余人。
    二是检察官作为司法办案的主体进一步显现。司法责任制改革实行的是“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并且以权力清单的形式明确了检察官、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的权责范围。检察官在授权范围内依法行使职权,并且对其所办理的案件负责,办案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办案的责任心明显增强,办案的质效明显提升。当然,我们在放权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强化监督制约,并且通过实施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的办案规则等,进一步推动检察权依法公正规范高效行使。
    三是领导干部办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最高检抓住领导干部这个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关键少数”,出台了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办案的专门意见,要求入额的领导干部必须办案,严格入额领导干部的办案类型、数量和标准,强调办案必须阅卷。健全入额领导干部办案的运行机制、配套机制,建立了入额领导干部直接办案的通报制度。2019年至2021年,在这三年里面,全国检察机关入额的院领导共办理各类案件188万余件,占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案件总数的11.8%。
    四是错案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最高检党组明确提出,纠错不能止于国家赔偿,追责必须落实到责任主体。2021年,最高检组织全面排查2018年以来再审改判的刑事错案246件,对其中错误关押10年以上的22起案件直接督办,真正把追责落到实处。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巩固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成果,把检察官办案的担子和责任压得更实,让这项改革真正释放出提升司法质效的生产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59
    人民网记者:
    全社会高度关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2018年最高检增设了未成年人检察厅,四年来此项工作有哪些发展和变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后,在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上,检察机关又将如何发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0:59
    童建明:
    谢谢你的提问。我一直分管第九检察厅,也就是未成年人检察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检察机关来看,我们的检察履职贯穿司法保护的全过程,党中央又批准增设了专门的未成年人检察机构,这也意味着我们肩负着更重的政治责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保护好未成年人是一项神圣的“朝阳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所以,这项工作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这里,我通过三个关键词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个关键词“双向保护”。在检察办案中,既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涉罪的未成年人,也竭尽所能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一方是犯罪的未成年人、另一方是未成年的被害人,做好双向司法保护。一方面,对涉罪的未成年人,其中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坚持少捕慎诉慎押。今年上半年,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已达到63%、不诉率54%,附条件不起诉率36%,这三个数字较2018年同期分别上升了约29、30和24个百分点,很好地体现了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同时,对未成年人严重犯罪,也要管束到位,依法惩治不纵容。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一共起诉了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4.6万人。另一方面,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出台专门救助意见,联合公安机关建立了1600多个“一站式”办案区,这个“一站式”办案区就是促进询问、取证一次性完成,防止在办案中给被侵害的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第二个关键词是“综合保护”。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案原因复杂多元,往往与未成年人的民事监护、行政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密切相关。去年,最高检全面推开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由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或者未成年人专门办案组织、办案检察官进行集中统一办理,融合运用各项检察职能,提升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质效。比如,针对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的未成年人文身现象比较突出问题,就以公益诉讼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我们还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了一个专门调研报告,反映未成年人文身现象突出问题。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推动对未成年人文身问题的源头治理。
    第三个关键词是“六大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检察机关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促进这“六大保护”形成一个“化学反应”,努力实现“1+5>6”的更好效果。比如,针对校园安全问题,2018年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发出以后最高检联合教育部、各地检察机关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携手持续抓好落实。今年上半年,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案件比2018年同期下降了84.6%。我们还认真落实前面介绍过的强制报告、入职查询这样一些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已经上升为法律规定的制度,通过强制报告办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800多件,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入职查询740多万人次,解聘了2900多名有前科劣迹的人员,也就是说把一大批“大灰狼”挡在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行业之外。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保护措施。
    今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最高检关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专项报告,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携手相关部门持续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两法”,促进“六大保护”相融与共、整体落实,以更优的检察履职呵护祖国的花朵健康成长。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1:00
    封面新闻记者:
    近年来,公益诉讼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问从2017年全面推行以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进展如何?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1:00
    童建明: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们专门负责公益诉讼检察的八厅厅长胡卫列同志来回答。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1:02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 胡卫列:
    谢谢你和广大媒体朋友对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公益诉讼确实是一项崭新的检察职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司法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重要责任;中国检察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拉开了检察公益诉讼改革的序幕。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检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7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五年来,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公益保护为核心,以诉的形式履行法律监督的本职,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数量稳步增长,办案质效也不断提升。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67万余件,通过办案督促恢复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约786万亩,回收和清理各类垃圾、固体废物4584万余吨,追偿生态修复、环境治理费用93.5亿元;督促查处、回收假冒伪劣食品约182万千克,查处、回收假药和走私药品约6万千克;督促保护、挽回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的价值约159.5亿元,追缴国有土地出让金约337.2亿元,收回被非法占用的国有土地5.8万余亩。
    从五年来的发展看,公益诉讼检察鲜明体现了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基本制度特点。在制度实践当中又有以下具体特点:一是以人民为中心,解决民生难题。最高检先后部署“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 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质量提升年等专项活动,始终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人民群众身边的关切问题。二是推动完善立法,促进法治建设。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到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再到英雄烈士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垄断法等一系列单行法,先后增加了公益诉讼检察条款;“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最高检制定办案规则,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强公益诉讼的专项决定,中国的公益诉讼检察法律规范体系不断丰富。三是协同保护公益,彰显制度优势。办案中,检察机关梯次以磋商、诉前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行职责,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同时,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同协作,形成公益保护的强大合力。四是完善配套机制,提升保护质效。如健全跨区划协作机制、一体化办案促进公益损害的系统治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快速检测等技术强化调查保障,推广诉前圆桌会议、听证等方式强化公众参与,有力提升了公益诉讼办案质效和公信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1:27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
    近年来,最高检和各省级检察院直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案件为什么要由两级检察院直接办案办理?发挥了什么作用?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1:27
    胡卫列:
    谢谢。最近这些年,最高检和各省级检察院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对一些涉及面广、危害大的、由下级院办理难以有效解决问题的公益诉讼案件直接立案。你是长江日报记者,类似于涉及大江大湖一些跨流域、跨区划的损害公益案件,由单个地方检察院难以有效办理的,由最高检和省级院直接办理。2021年两级检察院共办案110件,充分发挥了直办案件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助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独特制度价值。最高检和省级院直接立案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主要涉及全国或者全省范围内重大复杂,所涉的监督对象层级比较高的案件,以及跨省际、市际行政区划的或者跨流域的重要案件,如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万峰湖和南四湖生态环境受损专案,就充分彰显了上级院办案的法治威力。就南四湖专案而言,南四湖流域涉及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的34个县、市,根据水域划分区域实行分割管理,管理重点和方式以及具体标准差异都较大,仅靠一省一地之力难以实现根治。最高检专案组针对流域各类污染处理标准以及各地河段治理节奏不统一等根源性问题集中发力,专项立案205件,督促全流域协力扭转治污困局,重现一湖碧水,助力南水北调东线补水全线贯通。万峰湖专案中,最高检在一举攻克了非法网箱养殖致流域污染顽症的同时,积极延伸办案职能,协同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推动解决脱贫地区的民生问题,打通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最后一公里”。
    最高检和省级院直接立案办理的这些案件,现在看来还是发挥了它独特的价值。
    一是更好地发挥了检察机关一体化优势,充分突出四级检察机关不同办案优势。上级检察机关深入论证、有力督导,下级检察机关利用人员地域优势,充分调查、细致落实,更好地解决跨地域、跨流域的公益损害难题。
    二是更好地促进系统性治理。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以双赢多赢共赢为目标,通过法律监督,激活行政监管体系,强化监管效能,更好凝聚公益保护合力。最高检和省级院办案有利于从更高的层面推动解决领域内、行业内、区域内的普遍性问题,补齐社会治理的短板。
    三是更好地提升整体办案效能。上级院通过一线办案,深入了解办案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有效提高对下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层检察人员也通过参与上级院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提高专业化水平,以点带面,锻炼和提高了队伍素质,提高了办案质效。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7-18 11:28
    新京报记者: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市场主体的成长与发展,强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请问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采取哪些具体举措依法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的?谢谢。
  •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直播
相關(guān)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闸北区| 长汀县| 兴义市| 钦州市| 贡觉县| 双辽市| 苍南县| 水城县| 建始县| 德清县| 纳雍县| 玉龙| 连城县| 行唐县| 讷河市| 克山县| 大宁县| 通辽市| 湖北省| 昭平县| 渝中区| 安宁市| 曲松县| 灌云县| 武城县| 上栗县| 赤壁市| 长丰县| 漠河县| 崇州市| 信阳市| 福鼎市| 岳普湖县| 闵行区| 江津市| 崇信县| 阜平县| 上饶县| 留坝县| 河北省|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