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24P4T8D1498237F107DT20081223083759.jpg)
團團、圓圓(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U124P4T8D1498237F116DT20081223083759.jpg)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發(fā)自四川的報道,大熊貓團團、圓圓今天就要離開家鄉(xiāng)到臺灣,但它們似乎毫無感覺,昨日仍怡然自得專心啃竹子、吃蘋果。而四川民眾則依依不舍,有網民說,“好好表現(xiàn),不要經常睡懶覺。讓臺灣的朋友見識一下你們的風采,也感謝他們在‘五•一二’大地震后對川人的援助!
專心啃竹子 不知專機來迎親
團團、圓圓迎親團七十九名成員搭乘的臺灣長榮“熊貓專機”,22日中午抵達四川成都并趕往大熊貓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由于是團團、圓圓在家鄉(xiāng)的最后一天,進入車輛接近平日十倍。
據報道,隨迎親團到四川采訪的臺灣媒體有10余家、26名記者,大陸媒體對熊貓即將到臺灣的歷史性新聞也很有興趣,下午在碧峰峽基地搶拍團團、圓圓的大陸記者高達150人,讓漸入寒冬的碧峰峽突然車水馬龍。但團團、圓圓仍怡然自得,在攝氏2、3度氣溫下專心啃竹子、吃蘋果,對欄外的熱鬧景象并未多看一眼,似乎也沒感覺到離愁。
搶拍可愛憨態(tài) 兩岸傳媒數(shù)百人
從臺北市木柵動物園來照顧團團、圓圓十天的游雪音說,團團(公)較憨厚、圓圓較精明聽話,有時會互搶食物,但圓圓“主動出擊”的次數(shù)較多。因長得很像,起初不易分辨,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團團的黑眼圈偏橢圓形、耳朵較長、背部黑色較窄;圓圓的黑眼圈偏葫蘆圓、耳朵較短、背部黑色塊較寬,兩只都很可愛。
在碧峰峽基地當警衛(wèi)四年的何天華表示,團團、圓圓確實很可愛,它們能到臺灣,代表兩岸關系發(fā)展得很好。他也認為,熊貓到臺灣促進保育觀念,讓海峽兩岸對珍稀動物的重視再加倍。
![]()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