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亞冬會)亞冬會開幕式:一場以冰雪為名的“四向奔赴”
中新社哈爾濱2月7日電 題:亞冬會開幕式:一場以冰雪為名的“四向奔赴”
中新社記者 國璇 王妮娜
7日晚,哈爾濱亞冬會大幕正式開啟。據(jù)主創(chuàng)團隊介紹,這場約80分鐘的開幕式是藝術、科技、在地文化和國際文化的一次“四向奔赴”,在松花江畔奏響“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的交響樂章。
——藝術之美
哈爾濱有著“東方小巴黎”之稱,浪漫唯美的基調貫穿開幕式始終。在主會場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場館上方懸掛120萬朵小雪花片裝置,組成夢幻般穹頂。
一個小女孩提著盈盈微光的小冰燈走入現(xiàn)場,點燃主舞臺上“冰晶藍”的大冰燈。漫天落雪,從“冰晶藍”到“中國紅”,從“冰世界”到“雪天下”,旋轉的“冰凌花”讓現(xiàn)場如夢如幻。
運動員入場儀式中也藏著東方美學。引導員白色禮服上,鏤空的“方正剪紙”圖案躍然裙擺之上;引導牌上銀霜樹枝環(huán)繞成圓形,樹枝上點綴著丁香花,底板呈流線形,代表奔騰不息的松花江,又似紐帶與和平鴿,將亞洲參賽國家和地區(qū)緊密相連。
如開閉幕式總導演沙曉嵐所說,開幕式致力于打造“亞洲最具創(chuàng)意的會客廳”,以巧思展現(xiàn)冰雪藝術文化。
——科技之新
除了主會場,本次開幕式還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設置分會場,科技讓跨空間互動成為可能。
主會場上,色彩變幻的主舞臺地面由一塊塊巨型“冰塊”鋪成,這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團隊研發(fā)的“型冰機”,讓開幕式主舞臺和冰雪大世界的燈光融為一體,這種燈光驅動智能控制系統(tǒng)能在極寒環(huán)境穩(wěn)定運行。
據(jù)開閉幕式執(zhí)行導演王醒介紹,開幕式上數(shù)十位演員腳穿反重力傾倒裝置,擺出速度滑冰起滑的擺臂、背手以及滑雪中直滑搓雪回轉等專業(yè)動作,僅靠人體列隊便能演繹出“子彈時間”所達成的慢鏡頭和時間靜止等效果。
科技與藝術交融的創(chuàng)新形式,讓有限的空間范圍迸發(fā)出無限的想象力。裸眼3D、超高清包裹感大屏等技術手段打破了傳統(tǒng)表演的界限,實現(xiàn)虛擬與現(xiàn)實交織,光影與冰雪共舞。
——在地文化之韻
為了籌備亞冬會開閉幕式,主創(chuàng)團隊做了近一年的深度采風和創(chuàng)作打磨,梳理了豐富的地方元素,從中挖掘文化民俗。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音樂廣場等哈爾濱城市地標融入開幕式中,全方位展現(xiàn)冰城魅力。
在中國東北,“手絹花”是喜慶祥和的年味標識,手持“冰凌手絹花”的舞者排列組合為一朵“六瓣雪花”,又再次分散匯聚為一整幅“新春窗花”,盡顯東北民俗的美感。
舞臺上,整齊劃一的采冰漢子奮力揮舞冰镩、采出“頭冰”,這個舞蹈創(chuàng)意來自哈爾濱“采冰節(jié)”,采冰漢子喊的是興安嶺森林號子,東北民俗文化在開幕式現(xiàn)場呈現(xiàn)。
舞臺上沒有明星大腕,是一群充滿朝氣的中國青年,幾乎所有開幕式演員都來自黑龍江省,多人非專業(yè)出身。開閉幕式總撰稿人冷凇說,哈爾濱的本地文化可以用“雪冷血熱”來形容,在寒冷中迸發(fā)出炙熱感情。
——國際文化之豐
面對“爾濱”熱情邀約,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積極響應,此次亞冬會參賽國家和地區(qū)以及運動員數(shù)量均創(chuàng)下歷屆亞冬會之最,亞冬會也從東亞獨舞發(fā)展為洲際體育大聚會。
開幕式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從哈爾濱的冰雪風情,到中國的文化底蘊,再到亞洲的團結一心,儀式、文藝表演、火炬點燃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有冰雪運動的激情澎湃,也有亞洲文化的多元交融。
從冰雪的“極寒”到藝術的“極美”、體育的“極燃”,再到全亞洲情感的“極暖”,開幕式在遞進過程中,串聯(lián)起亞洲命運共同體在故事線、情感線、使命線上的升華。(完)
- 專題:第9屆亞洲冬季運動會
體育新聞精選:
- 2025年02月08日 16:01:52
- 2025年02月08日 12:36:17
- 2025年02月08日 10:51:24
- 2025年02月07日 14:59:36
- 2025年02月07日 00:17:55
- 2025年02月06日 12:54:28
- 2025年02月06日 05:42:41
- 2025年02月06日 05:29:50
- 2025年02月05日 21:17:07
- 2025年02月05日 15: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