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體驗活動為海外春節(jié)添年味
中新社北京2月1日電 (劉洋)甲馬拓印送祝福、苗繡體驗繪新春、漆扇制作添春意……連日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活動,為海外華僑華人的春節(jié)增添濃郁年味。
在法國巴黎,策展人蔡青和華人朋友們開設了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化展和手工體驗坊,將云南、廣西、貴州的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服飾和手工藝呈現(xiàn)給當?shù)孛癖姟?/p>
蔡青接受連線采訪時介紹說,云南甲馬拓印是體驗坊內最受歡迎的項目之一。為貼合歐洲民眾的日常生活,她與云南的手藝人一起改良制作了甲馬拓印工具圖案,將財神爺手中的元寶換成歐元,“好人相逢”甲馬中的“緣”字換成歐洲人喜愛的啤酒,“好好吃飯”甲馬里的米飯換成三明治。
甲馬拓印快捷又有趣,不少外國人向蔡青詢問甲馬的意象。蔡青解釋說,在云南的白族文化中,甲馬是祝福的“信使”。人們將心愿雕刻在木刻版上,再將其印在紙上成為甲馬,以此傳遞心中所愿。將財神甲馬放入錢包,寓意財源滾滾;“好人相逢”甲馬則是祈愿人際關系和諧;“好好吃飯”甲馬祝愿小朋友胃口好、有口福。
蔡青說,一張張甲馬寄托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憧憬與期待。體驗者將做好的甲馬送給親人和朋友,為他們獻上來自東方的祝福。
在英國倫敦,類似的手工體驗坊同樣備受歡迎。從春節(jié)前夕到大年初四,珠寶設計師鄒雪雯共開辦三場體驗坊,和中國留學生們一起制香囊、做漆扇、燒琺瑯、寫春聯(lián)等。
體驗坊內,從配香、研香到揉香和束袋,鄒雪雯逐一展示傳統(tǒng)制香過程;錘打銀條、描繪圖案、燒制琺瑯,留學生們在制作琺瑯首飾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工藝的精巧;滴漆入水、浸扇上漆,參與者制作花色各異的漆扇,并在扇面上寫下對新年的祝福。路過的外國友人也被活動吸引,參與其中。
鄒雪雯說,近年來中華文化屢屢在海外“破圈”。她與海外游子們一起通過體驗中國傳統(tǒng)手工技藝歡度新春佳節(jié),慰藉思鄉(xiāng)之情。
“春節(jié)將海外華人的心緊緊相連。我和參與活動的藝術家們希望通過新春活動展示華人的風采?!焙商m華人藝術家胡芬妹說。
胡芬妹連續(xù)多年組織策劃荷蘭華人賀新春活動。在今年的活動中,除了上演傳統(tǒng)的舞龍、舞獅外,她還攜手華人藝術家在鹿特丹中央火車站打造新春快閃店,展示華人藝術家們的作品,如鉤針編織的金絲燈籠、以蛇為主題的漫畫、重新剪裁縫紉的廢舊旗袍等。華人藝術家們通過創(chuàng)作展示各自對中華文化的理解,邀請進店的客人一同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
胡芬妹說,快閃店提供了展示華人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華人藝術家們與進店的客人講述華人移民的故事,分享他們對新年的展望。其他族裔民眾也于其間了解到春節(jié)對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完)
華人新聞精選:
- 2025年02月01日 20:16:54
- 2025年01月31日 08:45:42
- 2025年01月30日 21:03:55
- 2025年01月30日 19:40:28
- 2025年01月30日 10:26:55
- 2025年01月30日 09:04:58
- 2025年01月29日 13:42:24
- 2025年01月22日 11:40:06